十堰市审计局“十四五”(2021—2025)审计工作发展规划

索引号
011081141/2021-42493
主题分类
审计
发文日期
2021年11月01日 17:44:31
发布机构
十堰市审计局
文号
20211101

“十四五”时期是我市实现疫后重振和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我市审计工作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充分发挥审计监督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不断谱写十堰审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根据“十四五”国家和湖北省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对照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结合实际,制定《十堰市审计局“十四五”(20212025)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终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紧紧围绕中央、省委、市委审计委员会安排部署,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审计改革创新为主线,以推进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目标,主动作为、奋发敢为、担当善为,精心打造五大业务品牌,建立完善五大资源库,努力锻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作风优良的审计铁军,实现“十四五”时期十堰审计新发展。

二、主要目标

紧紧围绕新发展理念,始终冷静沉着、务实笃定、厚积薄发,始终加强学习、加强创新、加强调研、加强自律,始终比拼赶超,到2025年十堰审计工作处于全省审计系统前列;审计项目质量不断提升,力争获得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3个,省审计厅优秀审计项目“一等奖”每年3个(县市区局每年2个);审计作用发挥更加明显,及时移送经济案件线索,主动上报重要审计情况,得到市领导重视关注和批示肯定,推动建章立制,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审计公信力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覆盖,政府投资审计转型升级,财政审计、农业审计、企业审计方式不断优化,监督效能充分体现日常监督全覆盖作用发挥明显,审计整改率不断提升;审计融合发展推进有力,市县两级机关同频共振,至少4个县(市、区)审计工作综合排名进入全省前20名。

1.坚定不移打造五强机关。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立”指示要求,始终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法治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廉建设,坚定不移打造政治机关、法治机关、创新机关、文明机关、廉机关。

——强化政治机关建设坚守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的定位,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将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贯穿于审计工作全过程,切实推动机关党建和审计业务融合发展。牢牢把握新时代审计机关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坚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化,持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工作要求,对审计发现重大事项第一时间向市委审计委员会报告,切实做到“党中央指向哪里,我们审计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坚持市县一体,坚完成审计署和省审计厅交办的各项审计任务。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切实增强党内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强化党支部建设,优化支部人数,建立外派审计组临时党支部,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加强党员教育监督和管理,增强党员主体意识。到2025年,机关党建水平进一步提升,力争获得“全省党建工作先进单位

——强化法治机关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持续巩固拓展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先进集体创建成果,积极开展“八五”普法活动,进一步加强对民法典、行政诉讼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树立法治思维,坚持依法审计,切实打造法治机关。始终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行审计执法公示制、全过程记录制、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严格按照法定职责、权限和程序开展审计工作,坚决做到审计程序合法、审计方式遵法、审计标准依法、审计保障用法。开展审计执法档案检查,确保审计执法的规范严谨。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省审计厅《关于审计工作围绕中心更好服务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进一步做好审计容错纠错工作的实施意见》,结合实际出台我市审计服务改革发展若干措施,审慎评判审计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旗帜鲜明地支持和保护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给干事者鼓劲、为担当者撑腰。

——强化创新机关建设坚持把创新作为推动审计工作第一动力,突出研究式审计、投资审计、绩效审计、经责审计、日常审计监督、大数据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等工作创新,全面提升审计工作质效。充分运用智慧城市建设数据平台,建立完善数字化审计平台、大数据综合分析平台和模拟仿真实验室。强化大数据思维,全面推广数字化审计模式,积极应用“云计算”、智能分析等新技术,建立完善数据采集、数据标准化机制,补齐数据融合分析短板,推行数据引领、分析先行、核查有效的审计方式,不断提高大数据审计能力和水平。探索智能化审计,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切实做到精准推送、精准识别筛选,不断提升审计精准度。

——强化文明机关建设以继续创建全国文明单位为导向,对外树立文明审计形象,对内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十堰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贡献力量。始终坚持文明审计,到2025年统一佩戴审计标识,亮明审计人员身份,规范审计行为举止。在审计工作中注重个人仪容仪表,准确使用工作称谓和文明用语,遵守被审计单位工作秩序和管理规定。要求被审计单位提供资料时,做到文明有礼、语气和蔼;与被审计单位人员沟通情况时,态度诚恳、有理有据、不卑不亢。始终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审计人员价值观为根本,充分运用文化墙、文化走廊、文化展板等载体,积极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审计文化、法治文化、廉政文化等,让审计干部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奋发敢为、激浊扬清”十堰审计精神;积极参与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和文明乡村、文明社区包联共建,不断深化精神文明内涵。

——强化机关建设全面落实《关于围绕“四个加强”打造十堰审计铁军的若干意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审计署“四严禁”工作要求、“八不准”工作纪律,切实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全力争创“清廉十堰”示范单位。禁止审计干部职工参与任何形式的“带彩”娱乐活动,禁止审计干部接受管理、监督和服务对象的宴请和各种消费娱乐活动;禁止酒后驾车。加强外派审计组监管,建立审计组外出报备制度和信息直报制度,及时向局党组报送重要审计情况,不得私自消化审计发现的问题。严格实行外出审计组审前廉政谈话必谈、审中廉政巡查必查、审计费用必核、审后回访必访的“四必”制度,真正把住源头,控住过程,管住末梢,时刻绷紧廉洁从审这根弦。

2.持之以恒推进五库建设。积极构建人才库、数据库、研究库、法规库、疑点库等五大资源库,为十堰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建立完善人才库。充分利用现有的审计人力资源,将审计干部按专业特长、学历职称、审计经历等进行分类,推动建立计算机审计人才库、审计师人才库、造价工程师人才库、注册会计师人才库、综合性人才库、后备人才储备库等各类人才库;加强学习培养和实践锻炼,鼓励审计干部通过学习提升学历、职称攻读硕士、博士,考取中高级审计师、造价工程师、注册会计师等专业职称,力争到2025年全局干部的百分之八十都能进入人才库。探索建立特约审计员制度,充分借助行业系统领军人才和社会审计高端人才的智慧。

——建立完善数据库。按照架构和沉淀方式,完善十堰审计政务云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政务平台功能模块特别是大数据中心、日常监督全覆盖两个模块,通过定期报送、联网采集、上门采集、平时收集等方式,到2025年实现对经济社会各类主要信息数据的全归集,构建包含审计案例、业务数据、审计项目等海量内容大数据库。大力推进各类数据整合和标准化,逐步实现市县审计机关之间数据资源共享,提升数据利用价值。主动将十堰审计政务云平台对接“金审三期”工程,推动市县审计机关互通互联,共享信息数据。适时推进和建立审计数据灾备中心。

——建立完善研究库。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坚持问题导向,加强审计调研和理论研究工作,积极构建审计研究库。主动开展“研究式”审计,对区域性自然资源资产、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市场价格参考标准、征迁补偿参考标准、工程招标投标规范、国家安全、高等教育人才流向、公共投资绩效管理、“新基建”规划布局与标准规范等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重点难点和瓶颈问题进行审计“研究”加强综合分析提炼,形成一批好用、管用的研究成果,助推问题解决和服务宏观决策,充分发挥审计“治已病防未病”作用。加强审计研究人才的培养,强化与高校、被审计单位协作和人员交流,共同完成重点调研课题,培养一批在审计调查研究上有建树的骨干和行业权威专家。

——建立完善法规库。全面筛查已有的法律法规,对已经废止的法律法规进行清理;充分利用十堰审计政务云平台,将审计署、省审计厅门户网站上整理的法律法规文件全部录入其中,建立审计法规库。每名审计人员有针对性加强对被审计单位常用法律法规的全面收集和分类整理,主动上传到日常监督全覆盖模块,不断推动法律法规库的更新完善。加强与市委、市政府法规部门和司法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收集其不涉密的法律法规文件,进一步充实审计法规库。

——建立完善疑点库。加大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挖掘,形成能有效运用的分析模型。加强大数据分析,积极应用“云计算”、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新兴技术,强化对各领域、各层级、各系统间数据的比对分析和关联分析,精心筛选审计疑点线索,构建审计疑点库。充分利用网络爬虫、网上搜索,纪检监察、巡视巡察交办线索,各级执法部门共享的疑点,以及日常审计监督发现的疑点等,不断充实审计疑点库,为审计项目现场实施提供精准打击,切实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审计效。

3.全力以赴创新五大品牌。立足实际、突出特色,全力以赴打造在全国、全省审计系统有影响力的研究式审计、政府投资审计、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民生资金审计、绩效审计等五大创新业务品牌。

——打造研究式审计品牌。始终把研究作为审计的前置准备,保证审计时能有的放矢,审计结果能够更好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到2025年,研究式审计品牌成为十堰审计业务的主流品牌。主动融入全市经济社会改革发展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突出重点难点,突出综合分析,突出治标治本,对一些政策落实、权力运行、改革发展、民众期望问题开展研究式审计,形成有参考价值的审计研究报告,为市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将审计理论研究与审计实践有机结合,聚焦审计全覆盖、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审计工作成效等内容,全面收集来自审计一线的素材,有针对性的提出加强和改进审计的思路、方法和举措,破解审计发展难题,实现审计理论研究与实务指引的双促进。

——打造政府投资审计品牌。坚持“四转一标”加快投资审计转型发展。即转角色,从结算审计转向监督审计;转范围,从单一造价审计转向全过程审计;转目标,从节约资金转向制度建设;转程序,从“一审”转向“复审”;建标准,制定投资审计价格信息参考标准。突出对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重点建设单位、重点建设领域等“两新两重”的审计监督,深入揭示项目建设管理、资金分配使用中的问题,重点关注建设程序、资金安全和投资绩效,推进项目投资安全高效。深入推动构建政府投资审计数据库,创新投资审计相关业务板块大数据应用思路和方法,融合运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等,提高投资审计的整体效能,提升审计监督全面覆盖的综合效应。

——打造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品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加快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一张网”大数据审计分析模块建设,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项目库和专家库。到2025年,全面摸清我市资源总量及指标变化、领导干部任职和生态环境保护等情况,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轮审”制度和全覆盖。加强与自然规划、生态环境等部门单位协作配合,实现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一张图系统和智慧环保系统的数据共享。探索开展全域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加快建立自然资源资产审计评价体系,进一步完善相关审计程序和方法形成行业性操作规范,逐步形成一套特色鲜明、经验典型,符合十堰实际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新路子,打造在全国、全省有影响力的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品牌,助推十堰建设“现代新车城、绿色生态市”。

——打造以民生资金为主的专项审计品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始终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将审计监督视角更多聚焦到民生资金和项目上来,重点关注对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乡村振兴等民生领域,坚决查处重大损失浪费、贪污挤占挪用、与民争利的违纪违法行为,揭示民生领域重点突出问题,推动民生资金安全高效管理和使用绩效,推动民生领域机制体制健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2025年,力争打造1到2个民生领域的优秀审计项目。

——打造绩效审计品牌。树立绩效审计理念,切实将绩效审计贯穿于个审计项目中,突出政策跟踪落实、政府投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专项资金的绩效审计积极探索绩效审计方式方法,在真实性、合法性基础上,以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为主要目标,以资金、资产、资源为主要内容,以结合型与独立型相统一,全力推动绩效审计工作取得实效。探索建立完善投资绩效审计、经济责任绩效审计、部门整体支出绩效审计和专项资金审计模板,为全面开展绩效审计奠定基础,打造可借鉴性、有影响力的绩效审计品牌。

4.奋发敢为做到五个优化。不断创新审计方式方法,优化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财政审计、农业审计和企业审计,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更好发挥审计在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中重要作用。

——优化重大政策措施落实跟踪审计。聚焦中央支持湖北一揽子政策、“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建设、汉江经济带发展战略、债务化解、营商环境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小康目标实现效果等重大政策措施,以促进政策落实到位、发挥实效为目标,着力推动项目落地、资金保障、简政放权、政策落实、风险防范,充分发挥审计保障作用。围绕防范化解风险隐患,大力推进金融审计,依法对法定权限内的金融监管部门、政策性融资担保公司审计,推动监管制度的建立健全。围绕推进政令畅通,加大对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作为、慢作为、假作为等重大履职不到位问题,以及重大失职渎职、重大损失浪费、重大风险隐患、重大违纪违法等问题的揭露和查处力度,促进履职尽责。围绕高质量发展,不断促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优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坚持以服务干部监督管理为主线,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面转向绩效审计,突出政策评估、项目评估和效益评估三个维度,重点关注领导干部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政策落实情况,重大经济事项和项目决策情况以及相关效果,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切实用准确审计事实科学评价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履行成效,推动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规范用权。探索开展县(市、区)经济责任交叉审计试点,提升审计监督的质效。

——优化财政管理审计。加强财政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重点关注财税体制运行、财税政策执行、政府预算体系建设、重点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全面实行预算绩效管理、政府债务管理情况,不断促进财源培植、财税改革和财政资金提质增效。加强部门预算执行及决算草案审计,监督检查部门预决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提高财政预算资金使用效益。积极探索对政府综合财务报告的审计,推动政府过“紧日子”。

——优化农业农村审计。加大脱贫攻坚成效的审计,突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脱贫成效等重点内容,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的审计监督力度,着力推动建立解决贫困问题的长效机制,提高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对乡村振兴战略政策实施、目标执行等审计,重点关注现代农业发展、现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农专项资金和项目,着力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与脱贫攻坚有效衔接。加强对粮食安全审计,重点关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任务落实、种质资源和耕地保护情况,提升粮食生产保供能力。力争到2025年打造一个农业审计的全国或全省优秀审计项目。

——优化国有企业审计。以促进国有企业提质增效为目标,不断创新优化国企审计方法,提升国企审计监督质效2025年对市属国企实现审计监督全覆盖,突出对企业国有资产的真实、完整和保值增值情况、资产负债损益情况、重大投资决策及投资绩效情况、发展潜力和风险隐患情况、企业法人治理及内部控制情况,以及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情况审计,促进国有企业规范经营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积极履行国有企业监事会的职能,建立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

5.铆足干劲深化五全管理。坚持向管理要效率,向机制要活力,全面加强审计日常监督全覆盖、审计质量、审计整改、审计计划管理、审计成果开发等,着力推动十堰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

——审计日常监督全覆盖。落实审计全覆盖要求,坚持日常监督全覆盖,着力推动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加强对被审计单位的日常监督全覆盖,注重平时收集被审计单位的政策法规、业务报表、网络舆情、工作总结等资料,并及时上传到内网平台的日常监督全覆盖功能模块通过查看模块中的资料,分析电子数据,查找被审计单位履责中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疑点,切实做到有的放矢。全面梳理审计项目库已审计的部门(单位),对超过五年未接受过审计的单位必须进行审计,对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任期内逢五必审、临近退休必审、离任必审,切实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

——审计质量全流程管控。加强对审计项目计划、审计方案制定、审计项目实施、审计法规审理、审计报告出具、审计档案整理等全流程管控,精准把控影响审计质量每个环节,力争出精品。实行审计质量组长责任制和审计报告总审计师审核制,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切实把查出重大违规违纪问题、出审计专报、移送案件线索、推动建章立制等作为检验审计质量的“试金石”。实行审计项目甘特图模块化管理,对每个审计项目分制甘特图图表,实施“挂图作战”,推动项目按时完成。坚持审计业务会议制度,每半个月召开一次业务办公会,集体决策重要审计事项和审计结果。加强对县(市、区)审计局审计项目指导和质量监督检查,通报监督检查情况。发挥好优秀审计项目示范引领作用,积极参与全国、全省优秀审计项目评选,以争创全国、全省优秀审计项目检验审计质量

——审计整改全链条落实。建立审计整改督促机制,开展常态化的“回头看”整改检查,将日常检查和集中督办结合起来,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审计整改督办检查。落实《十堰市审计结果运用办法》,加大与纪检监察、党委政府督查、巡视巡察的协作配合,推动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加大审计结果公开力度,探索利用局微信公众号、门户网站、社会媒介公布重大政策落实、绩效审计、专项审计等审计报告及其对应的整改报告,倒逼被审计单位加强整改;加强综合分析提炼,深入研究问题的特点、规律和趋势,分析可能存在的机制体制性障碍、缺陷、漏洞,对被审计单位和相关主管部门提出整改意见,推动加强管理、完善制度、深化改革。

——审计计划全过程跟进。加强和改进项目计划管理确定不同审计对象的审计频次和组织管理模式,科学编制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和年度计划。加强项目计划进度管理,改进审计项目工作量测算,探索审计项目绩效分析,促进提高审计效能。创新审计组织方式,大力推广和完善市县联合审、一拖N等组织方式,积极探索和推多专业融合、多视角分析、多方式结合的审计模式,打好总体战、攻坚战。

——审计成果全方位开发。立足过程培育、深度挖掘和畅通渠道,实现审计成果从“一般产品”到“高端产品”突破、从低层次到高层次的拓展。在过程培育中,打破单一从审计项目中产生审计成果的固有束缚,坚持大成果的理念,既要抓项目成果又抓管理成果;在深度挖掘中,加强对问题审计信息、宏观性审计调查成果和综合性专题报告加工提炼,特别是对审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深入分析,从体制、机制上提出解决和预防的办法在畅通渠道中,加强上下联系,对上主动跟党委政府和省审计厅汇报沟通,了解成果需求,做到精准报送。对下加强对县审计机关的业务领导,强化工作情况的采集分析,推动审计成果双向转化。加强和改进审计宣传工作,充分运用各种媒介和阵地,讲好十堰审计故事,扩大审计影响力。

三、保障措施

围绕《规划》明确的“五个五”框架以强化组织领导为关键,加强学习提升人员统筹、效能管理后勤保障,到2025年确保《规划》主要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加强组织领导。全市审计机关必须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上下同心抓好《规划》的落实。市局党组要发挥牵头管总、统筹协调作用,领导班子成员要抓好分管领域主要工作推进;各科室、二级单位、县(市、区)审计局要各自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奋发敢为抓好落实,全力推动《规划》目标实现。

——加强学习提升。以十堰审计讲堂为主平台,常态化开展“局长上讲台、科长上讲台、专家学者上讲台”学习教育活动,并组织专题讨论,不断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素质、宏观视野和业务能力。建立外出考察学习机制,有计划组织干部外出学习先进发达地区经验法,以思想破冰引领审计高质量发展。紧紧依托审计署、省审计厅专业培训班,组织审计人员参加系统培训学习。积极组织外出“以审代训”、挂职锻炼等坚持落实好周信息报送制度。

——加强效能管理。健全机关效能管理制度,建立审计办公内网及政务OA系统,将内部政务办公、政策法规查询、网上学习、信息公开整合,全面提高行政效率。树立以实绩论英雄、以实战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将一线工作实绩作为考察干部的重点大力选拔使用政治坚定、敢于担当、埋头苦干的一线干部进一步畅通上下、内外干部交流和挂职锻炼渠道,不断激发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活力。

——加强融合贯通。认真落实省审计厅《关于推进全省审计工作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树立市县审计机关“一盘棋”,坚持市县融合,统筹资源配置,全力推动审计项目完成;建立审计案件线索互通机制,加强与纪委监委、组织人事、巡视巡察、检察、公安等部门的工作联动和信息互通,及时将审计案件线索转化为审计成果。实行上下联动、横向合作,采取购买社会服务、聘用政府雇员、用内审成果等式,有效整合各类资源,有效发挥社会审计内部审计的作用。

——加强后勤保障。严格执行公务用车规定,对市区偏远镇村的项目用车予以保障;按照“节约、可口、安全”的原则办好机关食堂;发挥工会纽带作用,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各种关怀政策,解决审计干部后顾之忧。积极开展文体活动,提高干部职工凝聚力,激发干事创业正能量;落实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落实党员干部下沉社区双报到。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和舆情处置机制,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审计信访举报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强化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创建平安和谐机关;做好老干部工作,发挥老干部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