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有感

来源: 茅箭区审计局     |    作者: 高洁琼      |     发布日期: 2021-07-23     |     [      ]

近期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读完之后,一个肯吃苦、能干活、有抱负、做实事的青年形象跃然纸上。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七年的知青下乡经历成为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宝贵财富,让他明白了什么叫实际,什么叫实事求是,什么叫群众,而读完这本书的我也收获良多。

一、从书中我学习到如何读书学习。一是读书要抱有求知若渴的态度。习近平总书记插队的陕北地区可谓是全国插队知青中条件最艰苦的地方之一,在那里他需要克服“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而且当时的大环境下“知识越多越反动”“读书无用论”等谬论甚嚣尘上。而即便在这种条件下,他依旧坚持读书学习,利用晚上和农闲时间阅读大量古今中外书籍;二是读书要有辩证思维,并在读书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雷榕生雷平生两兄弟提到,习近平读书时会就一个观点、一个史实找出很多相关的参考书籍去阅读比较,从不同的侧面去了解和分析问题,几本书同时看,有所对比分析,学到的东西既立体全面,又可以养成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习惯;三是读书学习不能光看,还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毛泽东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时,不仅要搞懂毛泽东讲了什么问题,如何阐述问题,还要搞清楚为什么要这样提出和阐述问题,并且留意当时论述问题的时间、地点和针对性。充分了解了前因后果,才能加深对事情的理解,才能更好地做到学深学透。

二、从书中我体会到为群众做实事从来不是一句口号。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陕北人民接受了他、养育了他,他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了这片土地。插队期间,他修道路、打淤坝地、办铁业社、建代销店、挖沼气池,每一件都是真真切切为百姓解决实际问题的事。书中有一点给我印象很深,很多人提到,组织开会的时候,其他干部的讲话都很乏味无聊,底下的群众不是睡觉、走了就是在干自己的事情,只有习近平讲话的时候大家听得津津有味甚至抢着去,不仅是因为他讲话的时候有趣有感染力,更因为他说话实际有理有据,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真实给大家解决问题。群众不需要别人大喊口号,也不懂政治斗争,他们只知道,谁给他们办实事办好事、谁真心实意为他们好,他们就拥护谁。

三、从书中我学到做群众工作要讲求方式方法。一是不能态度专横蛮干,要有理有据以理服人。在打淤坝地时,大家都对这件事报怀疑态度,参与积极性不高,习近平总书记结合那里的地形做出了切实可行的规划,并向王宪平等人分析了打淤坝地的原因和这样做的益处,最终大家投入到打淤坝地工作中;二是干事时党员干部要冲锋在前,做事在前。打淤坝地期间,他是“白加黑”“五加二”,不止在第一线指挥,也在第一线劳动,将全部精力投入这个工程,同村里人并肩作战;在村里办沼气池时,他到四川去学习沼气技术,学习不走过场,每见一个沼气池必下去,到每一个地方必问清楚,什么样的土质建什么样的沼气池、怎么建,都学得非常具体;三是要贴近群众、融入群众。习近平总书记在七年知青生涯中,从一开始的听不懂老乡说话,到后来可以完全用延川方言跟大家交流,他到梁家河后一直在学习当地的方言,这都说明他一直在积极融入群众。只有融入群众了,才能拉近距离,才能知道他们最需要什么,才能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才能真正为他们解决问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这句话不仅告诉我们要走向哪,也提醒我们不要忘了来时的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铸入每个党员干部的血液。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党员,我更要以更高的要求、更严格的标准规范自己,

做到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用对事业的热爱、对职业的坚守、对工作岗位的奉献,来践行一名党员的使命。

主办单位:十堰市审计局  主办科室:十堰市审计局电子数据审计科  电  话:0719-8129960 网站标识码:4203000050   网站地图

地  址:湖北省十堰市浙江路41号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鄂ICP备06007886号-5   鄂公网安备 420303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