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责任审计中开展研究型审计的几点思考

来源: 荆门市审计局     |    作者: 陈红林 张云龙      |     发布日期: 2022-10-20     |     [      ]

随着审计全覆盖的日趋规范和完善,基层审计机关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深入挖 掘审计资源潜力,在组织形式和审计方式上不断实现新突破,特别是目前实施比较 多的且又非常适合基层实际的“部门预算执行+经济责任”等类型的“1+N”审计 项目,既满足了审计工作结果报告需要,又对领导干部履行经济责任情况作出了客 观公正评价,真正实现了“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那么,基层审 计机关如何运用“研究型”审计思维,从审计理念创新层面领会和做实研究型审 计、从审计内容方法实施位面拓展和深化研究型审计、从审计管理优化方面保障和 推进研究型审计,将研究型审计贯穿部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笔者结合 工作实际,谈几点初浅认识。 

一、从审计理念创新层面领会和做实研究型审计 

(一)开展研究型审计,必须站在服务新时代国家治理政治高度。研究型审计 是调查研究与审计实践相互促进、融合发展的产物,致力于更好发挥审计建设性作 用。审计机关是政治机关,新时代对审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常态化“经济体 检”、服务新时代国家和基层社会治理是审计机关义不容辞的责任。研究型审计必 须注重总结提炼、本质揭示、系统把握、发展应变和价值升华,力求形成的审计建 议能够为党委政府的宏观决策提供参考,直接转化为政策措施。

(二)开展研究型审计,必须把握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宏观角度。如何准确把 握新发展阶段的职责和使命,研究型审计必须立足提升工作效率和审计质量来推动 经济高质量发展,审计机关要紧紧围绕新发展格局的加快构建,切实研究好财政、 金融、社保、农业、教育等部门单位审计对象;深入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方向、目 标、路径,推动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加大对经济社会运行中各类风险 的揭示力度,保障发展和安全的统筹。 

(三)开展研究型审计,必须着眼强化部门行政管理精细化力度。部门单位主 要领导是部门和单位履行好职责,进行科学管理的决定力量。在部门单位领导干部 经济责任审计中运用研究型审计,必须研究部门单位行政管理的科学化和精细化。 一方面,一些部门和单位在贯彻落实党和国家重大政策、执行重大经济事项的决 策、强化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执行不到位、效果不理想;另一方面,从近年纪检 监察、巡视巡察、审计监督发现的问题来看,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大多发生在部门和 单位的下属二、三级单位,对一些重点岗位、重点事项和重点环节的监督不够全面 到位。 

(四)开展研究型审计,必须找准促进审计事业蓬勃发展长远维度。党的十八 大以来,特别是各级审计委员会的成立,加强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领导。在经责审计 项目中实施研究型审计,就是把对政策、体制、制度、机制等方面的研究作为审计 的前置准备,把研究贯穿审计实施全过程。 

二、从审计内容方法实施位面拓展和深化研究型审计 

(一)做实审前准备,着力掌握政策,拓展审前调查。按照“必须善于用政治 眼光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的工作要求,提高政治站位,研究政策法规, 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将吃透中央及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有关决策部署的政 治意图、战略规划和文件规章要求作为准备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深入调研部门单位历史沿革、发展现状、改革方向,以及该部门的职责履行、业务运行、内控管理 等,从其他检查监督部门等多渠道搜集行业动态等资料,及时掌握更加真实、有 用、全面的信息,提前梳理可能存在的问题,明确审计思路,提升审计精准度;突 出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合理确定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内容及重点等,做到既 统筹兼顾又突出审计重点,为提升研究结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打下基础。 

(二)把握审计现场,着力提高工作效率,深化经责内涵。针对具体事项和问 题,查深查透,做到证据完备、事实清楚、定性准确、建议可行。对单个问题事项 取证时,就要进行系统的思考,还要充分征求部门单位意见,揭示和反映问题时要 往深里多思考一分、多研究一层,既要把原因了解清、分析透,还要厘清问题的责 任主体,研究提出恰当的处理意见建议。在查出具体问题的基础上,还要针对典型 问题解剖麻雀,透过现象看本质。既要善于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的演 绎路径做到整体把握、层层聚焦、锁定重点、揭示问题;也要善于透过审计发现的 各类具体问题,按照“后果—原因—规制—政治”的归纳路径去分析表象、研究机 理、提出建议、督促落实。在现场实施阶段,结合疑点挖掘、问题核查、定性定 责、成因分析、对策建议、信息组稿等工作环节及审计重点领域开展专题式研究, 注重横向联动,打通不同行业、领域,实现综合研究目标。 

(三)注重综合分析,着力提升报告层次,拓展专报深度。按照做实研究型审 计的思路,坚持用政治眼光看待和分析审计发现的经济社会问题,沿着“资金—项 目—政策—政治”主线,对问题进行跨领域、跨行业、跨年度分析提炼,从部门在 中央和地方党委、政府重大战略和政治意图实现、部门政策目标和制度措施实施效 果、部门单位重大经济风险以及领导个人廉政风险和权力运行情况入手,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和聚焦当前阶段性热点工作,结合审计项目实施情况,通过调查研究 研判,形成单项要情专报或汇总审计要情,实现由揭示微观问题向服务宏观决策的 跃升。 

(四)督办审后整改,着力建章立制,深化审计成果转化。认真研究审计整改 工作中产生的新情况、出现的新问题,对于被审计单位内部,促进长效机制的建 立;对于相关政策或者法律法规,提出具有操作性的调整意见或者建议。坚持与人 大监督、党委政府督查、纪检监察、检察等多部门开展合作,互相学习借鉴,共享 监督成果,深化审计成果转化,加大审计发现重大问题处理和追责力度,对屡审屡 犯、屡教不改的部门单位,开展研究分析,进行专项治理,为促进党委政府令行禁 止、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动全面深化改革、促进依法治国等方面做出贡献。 

三、从审计管理优化方面保障和推进研究型审计 

(一)防范风险,健全审计质量控制体系。研究型审计的开展,对审计证据、 审计定性等质量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审计机关要加强全流程审计质量管控,对 每一层级的质量控制责任实施清单式管理和考核,促进审计人员树立全过程质量管 理理念,建立适应信息化条件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切实防范审计风险。同时审计 机关可以对重大问题实行专题研究和审理提前介入,确保问题查准查深查透,在出 具征求意见书和审计报告等正式文书前,组织开展审计业务专项办公会,严把审计 业务质量关。

(二)科技强审,发挥大数据审计支撑作用。在研究型审计中,通过钻研部门 单位业务流程、多来源采集比对数据、针对性采取数据分析策略,可以在配备少量 审计人员的情况下快速筛查出大量疑点线索,形成数据分析报告,为审计外调现场 核查提供支撑。要以省或地市为主建立大数据审计中心,健全省域或市域数据采集和定期报送机制,增强对财政、公安、人社、民政、国土、水利等部门业务数据的 运用,健全“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工作机制,不断提高利用数据分析手段核查问 题、评价判断、宏观分析的能力。

(三)借助外力,完善行业智库建设。“向能者求教,向智者问策”,这是我 们开展研究型审计的需要。由于审计业务人员主要业务集中在财务、审计、经济、 计算机等领域,建设和完善本地域行业智库,借助外脑拓展我们的视野,开发我们 的思路。可以在项目组建初期就引入专业的智库人员,必要时也可以调动部门单位 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力量,为审计项目每个阶段的评价、分析做出相应的协助,保 持研究方向的正确性,提高审计效率和权威性。 

(四)学习提能,加强审计干部队伍建设。审计人员要做到“能查、能说、能 写”,这是研究型审计对审计人员的财务审计能力,与被审计单位的交流沟通能力 和文字驾驭能力的基本要求。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要提高认识,负起责任,带头 学习,带头研究,完善机制,抓好落实,建设研究型领导班子。班子成员要定期与 审计干部交流,建设学习型、研究型审计机关,提高审计干部的政治判断力、政治 领悟力,推动审计干部积极研究政策、钻研业务,使研究成为审计人员的理念和自 觉,并切实做到研以致用。

 注: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

主办单位:十堰市审计局  主办科室:十堰市审计局电子数据审计科  电  话:0719-8129960 网站标识码:4203000050   网站地图

地  址:湖北省十堰市浙江路41号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鄂ICP备06007886号-5   鄂公网安备 4203030200012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