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天天讲.党史人人讲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武汉长江大桥

来源: 市企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指导中心     |    作者: 郭淳      |     发布日期: 2021-07-19     |     [      ]

 

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天堑”长江上修建的第一座大桥,也是古往今来,长江上的第一座大桥,是中国第一座复线铁路、公路两用桥。武汉长江大桥不仅把武汉三镇连为一体,极大地促进了武汉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将被长江分隔的京汉铁路和粤汉铁路连为一体,从而形成了完整的京广铁路,成为连接我国南北的大动脉,对促进南北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经济和战略意义。在大桥建设期间的1956年夏天,毛泽东来到武汉,第一次横渡长江,面对初现轮廓的万里长江第一桥,即兴写下《水调歌头·游泳》,诗中“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表达了对武汉长江大桥的由衷赞美。

 建设武汉长江大桥,是新中国“一五”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于1955年9月1日动工兴建。工程启动之初,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虽然有苏联的专家援助,但由于长江江底地质的特殊性,具体的实施建设都是中国专家一遍一遍的通过实验摸索出来的。桥墩建设是武汉长江大桥的最大难题,当时,在深水中建造桥墩主要采取“气压沉箱法”,但这种工艺的安全极限是水下35米,长江武汉段汛期水深超过40米,一年中能施工的时间仅为3个月。苏联专家西林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管柱钻孔法,但由于这种新方法谁也没有使用过,遭到了其他苏联桥梁专家们的反对。针对这种情况,大桥局立即组织人员在岸上和江心进行了多种试验,有些建筑桥墩基础的大型、小型机械设备也要重新设计制造。经过数次艰苦的实验,建起了35个试验管柱,最终试验成功,并立即应用在长江大桥的建设上。由于这种方法比之前的气压沉箱法更容易操作,使得大桥的工程效率大大提高,为大桥的提前建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大桥原计划4年零1个月完工,实际仅用2年零1个月,于1957年10月15日通车运营。

 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向世界宣告,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团结的中国人民有能力战胜一切困难,创造奇迹,实现梦想!如今,六十多年过去了,武汉长江大桥历经7次较大洪水、77次轮船撞击,仍十分健康,被赋予“桥坚强”的美誉。

中铁大桥局桥梁博物馆内至今还存放着一套铆钉风枪,虽然布满斑驳点点的金属锈迹,却承载着一段火热的记忆。大桥钢梁架设时需要利用热铆技术,即将铆钉加热至1000多摄氏度,使用铆钉风枪将一颗颗铆钉铆接起来,确保钢梁和钢板牢固地结合。当时有1万多颗铆钉被发现有松动,于是被下令铲除,全部重新进行铆合。建设过程的精益求精,保证了武汉长江大桥的质量与安全。

“桥坚强”的美誉,不仅源自过硬的质量,也离不开历代“守桥人”对桥梁的精心养护。60多年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三代“守桥人”始终虔心呵护、默默奉献,养护维修水平一直位居全国前列。如今,武汉长江大桥的维护经验已成为全球桥梁维护的样板。武汉铁路局武汉桥工段发布的“体检报告”显示:目前全桥无变位下沉,桥墩可承受6万吨压力,可抵御10万立方米流量、5米流速的洪水,可抗8级以下地震和强力冲撞,24805吨钢梁、8个桥墩无一裂纹,无弯曲变形,百万颗铆钉没发现松动,全桥无重大病害。

 武汉长江大桥凝聚着设计者匠心独运的机智和建设者们的技艺。大桥历经了多年风雨仍然坚固如初,傲然静卧。它不仅是长江上一道亮丽的风景,而且也是一座历史丰碑,在江城人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2008年,武汉长江大桥成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武汉长江大桥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单位”名录;2016年,武汉长江大桥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2018年,武汉长江大桥入选“第一批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

主办单位:十堰市审计局  主办科室:十堰市审计局电子数据审计科  电  话:0719-8129960 网站标识码:4203000050   网站地图

地  址:湖北省十堰市浙江路41号   技术支持:十堰政府网   鄂ICP备06007886号-5   鄂公网安备 42030302000128号